同样面临互联网、现代化、工业化的冲击,为什么传统工艺在日本发扬光大?而在拥有深厚匠人传统的中国却总计难觅?我们都知道,日本人有一个显著特点,那便是一生只做一件事,穷尽一生磨练一个技能。练物即练心,匠心,是日本人终生的信仰。
截至2017年底,日本百年企业的数量竟已经超过2万家,小小的日本,堪称“百年企业的宝库”。
百年企业,可谓是许多企业的梦想。然而残酷的现实是,在中国,有资料显示企业的平均寿命7-8年,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.9年,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。
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,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,再加上陈李济、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,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超过150年的老店却仅有5家。同样在商海搏击,为什么有的企业扬帆远航,而有的企业就不堪重负,中途落水。
显然,很多企业都是生于机会,死于变化。对中国企业来说,如何能够活下来、活得好、活得长,是门大学问。
百年企业老而弥坚的长寿基因、成长之道究竟是什么?
结合多项的实际问题,从“资本、科技、产业、文化”四个维度深入考察日本企业。从科技企业到科技赋能产业,从资本基金投资到产业生态链,从连锁加盟管理、中央厨房供应链搭配到产品的匠心制造,考察走访,反思借鉴,为中国企业指明百年成长之路。